第452章 李爱国登上日报,饼干厂改建方便面厂_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
笔趣阁 >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> 第452章 李爱国登上日报,饼干厂改建方便面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52章 李爱国登上日报,饼干厂改建方便面厂

  关键是,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方便面是什么?!

  前门机务段有方便面进入饼干厂,进入李爱国给出的原理,就是研发人就是研发这个东西的原理,归前门机务段方便面项目组管。

  你知道方便面为什么会如此筋道,还有方便面为什么保质期那么长,就是因为油炸干燥法。

  李爱国作为研发人,自然要承担起帮助饼干厂改造的重任。

  改造工程庞大,独木难成林,就算是李爱国浑身是钉,能打几枚钉子呢?

  好在机务段对这个项目全力支持,抽调了十几个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高级知识分子帮忙。

  另外整备车间的周主任也带着技术队伍,加入了项目组。

  短短一天的功夫,项目组便拥有了五十多位组员,并且拥有了调动全段资源的权力。

  这在后世是没有办法想象的。

  也就是在这个激情的年代,在铁道这个封闭的王国,才能够有如此高的效率。

  随着一道道命令从李爱国的工作室里发出,整个方便面厂就像是一条苏醒的巨龙,重新焕发出精神。

  大年初六。

  在后世是大开利市的日子。

  在这一天,街上的商铺都要放鞭炮,搞庆祝活动,以祈祷在新的一年里,能够挣大钱。

  在这年月,大部分店铺已经公私合营了,公方经理当家做主,只是放了一个小挂鞭炮,也少了不少喜庆的气氛。

  更关键的是,街道上捡不到散落的鞭炮了。

  寒风呼啸,周终身穿破旧棉靴在炮纸堆里扒拉来,扒拉去。

  试图找出没有点燃的鞭炮,但是他失望了。

  周一则带着周二,周三,周四几个孩子,则拿着扫帚,将炮纸扫到一块。

  几个孩子用满是冻疮的小手,哆里哆嗦地将炮纸装进破烂麻布袋子里。

  这些炮纸卖到废品店,能卖1厘钱一斤。

  看着鼓囊囊的麻布袋子,大姐周一直起酸疼的腰,替几个妹妹擦了擦鼻子,朝着周终喊道:

  “周终,咱们还得去下一家,今天上午,咱们把麻袋装满,就能卖到废品店里。”

  “姐,来了。”

  周终最终也没有找到跑,抱着一团炮纸跑了过来。

  炮纸塞到袋子里,他吸溜着鼻子说道:“姐,卖了炮纸,能给我买根糖葫芦吗?”

  周三吞咽口水:“姐,我也要吃。”

  周四扬起小脸:“小四儿,也想吃。”

  周一揉了揉她们的小脑袋说道:“乖啊,爹这几个月生病了,没办法上工,只能拿到工资,没有奖金,娘一个人又太艰难了.”

  这时候,周大娘拎着麻布袋子,从后面走过来,听到周一在教训弟弟妹妹们,她叹口气拦住了周一。

  现在过年,别的孩子都穿新衣服,放鞭炮,自家的孩子却只能跟着自己一块捡废品、

  她也是当娘的,哪里能忍心呢!

  “大丫,你去给他们买几串糖葫芦.你自己也买一串。”

  粗糙的布满裂口的手掌伸进脏乎乎的兜里,摸出一条破手帕,掀开手帕,周大娘小心翼翼的从里面抽出两张毛票。

  “娘,糖葫芦太酸了.他们不爱吃.”

  “去吧,大丫,咱们家也不差这么点。”

  周一抿着嘴唇犹豫了片刻,还是接过了钱。

  她冲着弟弟妹妹翻个白眼。

  “好了,现在你们满足了吧!”

  “娘真好,姐姐真好!”

  周二,周三,周四欢呼着,跟随着着周一,朝着卖糖葫芦的老大爷跑去。

  那亮晶晶红彤彤的糖葫芦是多么的可爱啊。

  看着几个孩子的背影,周大娘擦了擦湿润的眼角。

  低下头,将散落的炮纸,装进袋子里面。

  这半年,周家的日子过得非常辛苦。

  在前门机务段当检道工人的老周生了重病。

  虽然看病不花钱,每个月也能正常领到工资,却没有了全勤奖和补贴。

  她经常跟着一群工人家属去煤场卸煤。

  感谢那个李司机搞出了可以自动翻车的车皮,现在卸煤不用花费太大力气,也没有危险了。

  只不过卸车的活计不是天天都有。

  另外,机务段里比她家困难的人家还有很多。

  负责派工的刘嫂子也得一碗水端平。

  现在周大娘每个月只能卸五车煤炭,拿到一块多钱,压根就不够家里的开销。

  要给老周买营养品,要给孩子们交学费,要养活八个孩子,日子过得紧吧紧的。

  就算是过年,也没舍得买肉菜,好在机务段给每个职工分了一只公鸡。

  要不然的话,这年真不知道该怎么过去。

  看到周一身上的棉衣露出黑棉絮,周二只穿了个单衣,周三的鞋底子快掉下来,周四.周大娘的泪水簌簌往下掉。

  “娘,糖葫芦真好吃,你也吃一个。”

  看到孩子们回来了,周大娘连忙擦擦眼泪,挤出笑脸:“周一啊,你赶紧吃了吧,娘不喜欢吃甜的。”

  “娘,你就吃了嘛。”周一不依不饶。

  几个孩子也围在周大娘身边:“是啊,娘,你要是不吃,大姐不会让我们吃的。”

  看着孩子们充满生机的小脸,眼神中对未来的希冀,周大娘接过山楂串子,咬下一个。

  甜蜜冲淡了生活的苦涩,她浑身好像是充满了力气。

  “哎呀,老周家的,你咋还在这里扫炮纸呢!”

  刘嫂子急匆匆从远处走来,拉住周大娘的胳膊,就要往回走。

  “刘嫂子,这些炮纸.你别拉我啊。”

  周大娘有点摸不着头脑。

  现在刚过了年,段里面没有进煤计划。

  刘嫂子眉开眼笑,解释道:“你还不知道吧,咱们机务段那个三天两头停产的饼干厂关闭了。”

  周大娘知道隔壁的饼干厂,生产出来的饼干特别难吃。

  乘坐火车的人,宁愿啃馒头,也不吃饼干。

  没有办法,机务段只能饼干当福利品分给工人们。

  周大娘也分到了几块,那饼干可以把人的牙齿硌掉,要是不泡水的话,压根没办法吃。

  只不过几个孩子第一次吃到饼干,都很开心。

  现在饼干厂关闭了,以后连这点饼干也没有了,真是可惜呀

  “这跟咱有啥关系?”

  “饼干厂改成啥面厂了,还要扩大生产规模,段里面要招聘五百个临时工,你家条件艰苦,入选了第一批名单。”

  “啥,段里面招聘临时工了!”

  周大娘突然感觉到天一下子亮了起来。

  她看到了一家裁缝铺上挂着一条红色横幅,“新的一年,你们的生活更美好!”

  机务段的临时工虽然只是临时工,工资远比不过正式工,但是也是全天工。

  每个月挣到的钱,应该足够养活八个孩子了。

  几个孩子在旁边听到娘找到了工作,此时也都兴奋的跳了起来。

  “娘有工作了,咱们以后不用在啃黑窝窝头了。”

  “娘,我想吃肉。”

  “周三,别闹了,娘跟大姨在讲话呢!”

  周一把几个孩子拉到一旁,却扭头看向这边。

  那张清瘦的小脸上,一双乌黑的眸子里透露出希冀。

  兴奋的喜悦逐渐消退,疑惑爬上心头,周大娘拉着刘嫂子的胳膊,紧张的问道:“刘嫂子,什么面厂啊,要这么多工人,你不会是逗我吧?”

  “哪能呢,这是开玩笑的事儿吗?”刘嫂子喜得合不拢嘴巴:“好像是咱们机务段的李司机发明了一种名叫方便面的玩意,段领导觉得大有前途,所以便准备大量生产,这都是领导的事儿,具体的细节我并不清楚。”

  “你现在赶紧到段劳务科报名,我还得通知老马家的和老胡家的”

  刘嫂子急匆匆的走了。

  周大娘呆立在原地,看着几个兴奋的孩子,喃喃自语:“李司机可是个大英雄啊!”

  “李司机?就是前阵子研究出自卸车厢的李爱国司机吗?”周一拎着麻袋走过来,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。

  她现在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,平日里没少听段里面的工人讲起李爱国的事儿。

  什么自卸车厢,燃煤焚烧设备。

  周一从小在机务段里长大,很清楚那些老工人的性子,很少有人能够让他们如此心服口服、交口称赞。

  “就是那个李司机!”

  有了工作,周大娘的心情也好多了,叮嘱几个孩子:“嗯嗯,我们长大之后,要跟李司机学习。”

  几个孩子都上了小学,不懂得什么大道理,唯一知道的是,因为李爱国,他们娘才能得到工作,他们才能填饱肚子。

  这就足够了!

  对于生活在困苦中的人来说,再华丽的语言,再煽情的动作,也比不过一碗面条来得实在。

  随着太阳升起,整个京城笼罩在灿烂的金光中。

  冬日带来的严寒,似乎消退了不少。

  周大娘到机务段去报名了。

  周一回到家,把乌黑的精钢锅坐在煤炉上,扒开煤炉的塞子,开始煮饭。

  叮嘱几个弟弟妹妹不要乱跑,周一回到了卧室里面,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。

  所谓的笔记本其实就是硬壳子本。

  这是周一捡了一个学期的煤核,从供销社里买来的。

  掀开第一面,里面是一颗清秀的竹子,竹子挺拔,生机蓬勃。

  秃了头的钢笔蘸了点墨水,娟秀的字迹浮现在雪白的纸张上。

  “今天娘找到新工作了,好像是到方便面厂做面条,那面条有个好听的名字,叫做方便面。

  是李爱国叔叔”

  笔尖顿住,叔叔两字被划掉,换成了哥哥两个字。

  “去年期末老师曾经问我有什么理想,我当时告诉老师,我想成为一名女飞行员。

  现在我改变主意了,我要成为一名女科学家,将来跟着李爱国哥哥一块搞研究。

  周一,加油!开心过好每一天。”

  最后周一在上面画出一个圆形笑脸。

  这时候,外面传来周三的喊声:“姐姐,周终又捣乱了。”

  笔记本慌忙放进抽屉里,周一急匆匆站起身离开屋子。

  笔记本记录的是未来,外面喧嚣的生活是现实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